杨重源新书《一切都是刚刚好》出版上市

发布日期:2017-11-20 18:16:02   浏览量 :31687
发布日期:2017-11-20 18:16:02  
31687

2015年4月4日书讯:近日,杨重源新书《一切都是刚刚好》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。杨重源,台东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医师。从2006开始,因缘际 会上藏区塔须村修心,此后每年不间断。如今,杨医师已为塔须村累计送去3000公斤药物,有更多的人跟随他的脚步上山,播撒爱的善因。2014年,他成立 了喀玛国际慈善协会,汇集志同道合者的热情与心意,送爱到塔须与家乡需要的人身上。

内容提要

这是关于爱如何成就彼此的故 事,是佛菩萨说“一切都是刚刚好”的喜乐故事。一个海拔4500米处被人遗忘的藏区塔须村,一个平凡的台湾医生杨重源。整整9年,他每年坚持上山为村民看 病,自费提供3000公斤药物,甚至资助孩子上学。为什么,他选择去离家万里、四季冰封的藏区,奉献自己微小的力量?为什么,他一去就是9年,没有支持, 没有回报,却依然不负承诺?或许没有为什么,一切都是刚刚好而已。杨医师说,人生总要做一些别人觉得没意义,但自己很爽、很有成就感的事。没有我慢(忍 耐),只有感谢。他把每年都能上塔须,视为老天爷恩赐的圆满,从未想过这些付出是否值得,只是信仰的倚赖,让内心有了爱人的力量。每个人的心都怀有慈悲, 把善因一点点播种,让爱一步步实现,便成就了生命的丰盛,成就了刚刚好的喜乐。杨医师爱着塔须,塔须也成就了杨医师。他把心留给塔须,而你我心中的塔须, 在哪里?你我心中的善因,将在何处落地?

章节试读

请相 信我,你不是第一个问我这些问题的人,而我也不是第一次细细思索这些问题,试图给关心我的人答案。但是,无论我如何努力,都找不到──或者至少现在还找不 到──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。也许,是因为我心中,也有好多“为什么”吧。为什么剧烈头痛的记忆犹在,但每年六月雪一融,我还是会自动回塔须去,承受那严重 的高原反应,而每年都如仁波切所安慰的“回家就好了”,一到塔须寺院,便恢复正常,这无法理解的事物,该如何解释?为什么同样是“人”,台湾的老人求医不 难,塔须的老人却仅能等待?我实在不解生命的“不公平”,而“公平”的定义又是什么?为什么塔须生活如此贫穷困乏,塔须的村民却如此乐观知足?而身为医师 的我,许多时候只能惋惜,只能见苦,却无力相救?2006年上了趟塔须后,我不断自问:我能为塔须做什么?我应该为塔须做什么?回到台湾,却连跟上师堪祖 仁波切商量都不敢,只能犹豫不决。为什么内心深处分明有股力量在呼唤我回去,却还是经常经不起外在的诱惑、欲望、挫折和现实的考验?我发现,你问我的问题 和我问我自己的问题,要回答,都好困难。以前,我可能会直接说不知道,依旧日日埋首工作,依旧一到夏天就让存款归零,拿了我积存的年假,就远渡重洋上山一 个月。现在,我会说,人生总要做一些别人觉得没意义,但自己很爽、很有成就感的事,而每年能回塔须,就是我的梦想。其实,所有的问题在问出来之前,都不是 问题,也不需要解答,一如我所面对的你的关爱。塔须之名,源自于塔须寺,全名是川藏甘孜地区虾扎乡塔须寺,也称塔须村,位于距离我们实在遥远的4500米 高的巴颜喀拉山脉,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。寺院建于十八世纪初期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名副其实的山高水远。那里,有五百多户人家。说五百,是以汉 族独立一家来算,要是用藏族习惯以一整个家族为一户来说,就是两百多户人家,95%都是文盲。每年,有八个月时间冰封在零下40摄氏度,最低温可达零下 45摄氏度。无法耕种,生活困苦。这五百多户人家世世代代仰赖牧牛为生,根深蒂固的地域观念,纵然生活环境再艰苦,生活条件再简陋,也从来不曾动过离开家 乡的念头。我清楚地记得,那是在2006年,我的上师堪祖仁波切跟我说:“你可以和我上山去吗?”藏传佛教僧人在三种情形下会被称作仁波切,一是转世高 僧,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活佛,需要获得认证;二是学问堪为世人楷模者;三是在这一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。“你可以和我上山去吗?”仁波切这样问我,眼中有 着殷殷的期待。我虽为藏传佛教的弟子,却也是一个平凡不过的人。2005年,我刚升上主治医师,好日子才正要开始。看着塔须村的照片,只有两个感想。第 一,虽然太远、太高、太脏,但真美;第二,实在太远、太高、太脏,还是太遥远,然后结论跟预防高原反应最好

的办法一样,就是:不要去!

专业点评

《一切都是刚刚好》:杨医师已经把自己的心留在了藏区塔须。读他的书,你会感受到慈悲的力量,感动流泪之余,也让我们自问,我们心中那份爱的种子,将在何时何地生根发芽?——《人间福报》

关注我们
联系我们
浙江省西湖区紫霞街
0571-22222222
扫一扫关注我们